(资料图片)
□本报评论员 孙瑞荣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,日前,当当网联合易观发布《中国年轻人阅读洞察2023》。报告调研了年轻人对热度标签的自我认同度和社会事件的观点,扫描当下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现状,探讨阅读对年轻人的意义。报告显示:日均阅读时长与工作和生活满意度呈现明显正相关;薪酬越高的人,用更多的阅读时间来看专业书籍;工龄越长,阅读更多专业书籍,对工作和生活满意度越高;阅读对学习能力提升明显,成为对抗“精神衰老”的必要手段。 (据工人日报客户端) 步入社会,面对激烈的竞争、无形的压力,很多人不知如何是好,变得越来越焦虑。如何破解“内卷”,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完成的重要课题。 有网友就社会“内卷”现象发声:“‘内卷’太厉害怎么办?只有读书,因为读书破万‘卷’”。虽说听起来像是个段子,但是仔细品味也不无道理。在“内卷”中按下暂停键,通过阅读,在书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,既是认识自己也是认知世界,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 从潍坊走出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过:“对年轻人而言,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。”年轻人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读的是“有字之书”。而走上工作岗位后,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,在社会大课堂中收获别样成长,“无字之书”会越读越多、越读越深。 进一步说,读大学未必能实现“逆袭”,但丰盈的学识、广阔的视野、正确的价值观、自我更新的能力,却让人受益终身,或服务社会、或助人为乐、或自得其乐。通过学习,人们可以摆脱无力感,拥有自洽人生。明白这点,在择业就业乃至人生道路选择上,内心就会少些焦虑迷茫、多些信心定力。 年轻人正是勇敢攀登、追求梦想的时候,怎能让时光在平凡和庸碌中悄然而去?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”,在学习的道路上,这个古训对任何人都是至理名言。“但得有心能自奋,何愁他日不雄飞”,这也是每个人在奋斗路上应该始终保持的恒心。 读书是最好的“出路”。所有读过的书,最终都会化为光,照亮前行的路。不要让“内卷”成为“躺平”的理由,更不要让“内卷”成为不努力的借口。停止内耗,行动起来,一起开启读书之旅。
来源:潍坊晚报
编辑:毓子